一、2023年工作總結
。ㄒ唬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內容完成情況
1.堅持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一是把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全面融入公司治理。完善“雙向進入、交叉任職”領導體制,不斷厘清黨委(黨組)和其他治理主體的權責邊界,建立健全國有企業“三重一大”事項決策前置程序,充分發揮黨組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實”重要作用。二是發展壯大國有經濟。強化顯現資產價值,增強國有企業市場競爭力、提高企業經營收入,增強國有企業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和水平,為奮力實現十四五期間“千百十一億”工程目標打基礎、創條件、爭作為。
2.堅持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加大國有平臺公司市場化轉型力度,實現經營能力明顯提升。一是認真謀劃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擬定《益陽市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實施方案》(草稿),正按程序報市政府常務會議上會研究后出臺實施,深化提升行動的主要目標是增強國有企業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力。二是進一步推進平臺公司市場化轉型。出臺《進一步推進平臺公司市場化轉型和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常態化推進“壓層級、減法人”改革,將益陽路橋公司整體配置給市城投集團,實現國有資產資源優化配置。三是做好改革專項工作。組織開展深化國有企業公司治理示范企業創建活動、對標國省一流企業價值創造行動和“十四五”規劃修編等專項改革工作,激發企業創新活力,賦能高質量發展。四是監管制度體系完善加快推進。出臺企業投融資管理辦法、違規經營投資責任追究暫行辦法,推動即將行文出臺修訂后的國有資產監管辦法,正抓緊起草政府投資項目委托建設管理辦法、完善企業市場化經營機制制度指導意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益上繳使用方案等。
3.堅持深入推進投融資體制改革。大力推進“放管服”改革,縮減投資項目審批范圍,對投資管理工作的重心逐步從事前審批轉向過程服務和事中事后監管,企業投資自主權得到進一步落實。結合企業功能定位,指導企業規范投融資行為,督促落實投融資計劃,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ǘ2023年經濟目標完成情況
一是鞏固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成效。堅持“補短板、強弱項,固底板、揚優勢”原則,指導企業制定深化國企改革鞏固提升清單,定期調度改革進展情況。二是大力推進市本級經營性國有資產集中統一監管。推進市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等7家事轉企企業由委托監管變為直接監管,將發改部門管理的2家糧庫和農業部門管理2家中晶公司由市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責進行直接監管。三是積極推進國有企業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充分開展摸底調研,赴多個兄弟市州交流取經,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學習研究討論集團公司組建工作,目前已完成組建市農發集團和市銀城國資經營集團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論證。四是盤活存量國有資產。持續深化“三資”清查暨處置工作,聚焦閑置、低效兩類國有資金,采取“用、售、租、融”等手段,全年盤活閑置資產約5億元。五是央省企對接取得成效。引進省港航水利集團下屬省水利水電勘察設計規劃研究總院有限公司洞庭湖項目部整包入駐桃花賓館,推動湖南湘投金天新材料有限公司二期項目落地和企業整體搬遷,推進湖南省城陵磯港口集團整合益陽資江新港公司工作。
。ㄈ2023年工作特色和亮點
一是提升市屬企業信用等級為AA+。聚焦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大力提升市屬企業主體信用評級,目前已通過評審公司內部評審,并出具AA+評級報告初稿,待益陽發展集團整合城投、交投、兩型投股權后將獲得AA+正式評級報告。二是優化國有資本布局和結構調整。推動國有資本重組整合,已完成組建農發集團和銀城國資經營集團可行性和必要性論證,正按程序報批先行啟動掛牌成立市銀城國資經營集團。三是做大市本級國有資產體量。市本級經營性國有資產規模壯大至970.52億元,實現資產規模翻番,在全省排名由墊底進位第九。四是推動構建國資監管大格局。開展制度清理,重新修訂《益陽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辦法》,構建監管制度閉環體系。推進市本級經營性國有資產集中統一監管,完成11家企業移交工作,市國資委監管企業增加至16家。理順市兩型投集團管理體制機制,將益陽交通房地產公司配置給市交投集團,將益陽路橋公司配置給市城投集團。推動全省港口碼頭整合,完成資江新港碼頭在內的市域3家碼頭順利移交。推動縣市區逐步理順國資監管體制,以管資本為主的國資監管體制初步形成。
二、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1.國有資本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有待加快推進。推動組建市銀城國資經營集團、市農業發展集團等相關產業集團的難度較大,需市委市政府高位推動。
2.企業造血功能不強。目前幾家市屬企業造血功能不強,經營性收入占比偏低,市場競爭力較弱,前瞻性、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布局基本空白。
3.債務風險防控壓力較大。三家市屬債務較重,而各企業經營性收益十分有限,償債壓力巨大。
4.人才隊伍建設有待加強。我市國企在人才自主培養方面存在短板,人才流失現象較為嚴重,人才競爭機制和選人用人機制不健全。
三、2024年工作思路、工作目標和主要措施
整體思路是:認真領會落實陳競書記、熊煒市長對國資國企改革發展工作的指示精神,以國企黨建為引領,強監管、重改革、活資產、增效益、控風險、保底線,奮力實現“千百十一億”工程目標。
1.深入實施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以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和核心功能為目標指引,有效實施益陽市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實施方案。進一步梳理修訂完善監管制度體系,在本土企業承接項目、政府投資項目代建、資產資源做實、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益收繳使用、容錯糾錯免責等方面力爭有所突破。
2.持續優化國有資本布局和結構調整。持續推動企業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加快組建銀城國資經營集團和農業發展集團,適時組建設計咨詢集團和銀湘產業投資集團。支持和鼓勵國資國企布局發展新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產業、數字經濟等前瞻性、戰略性新興產業。
3.持續推進平臺公司市場化轉型發展后續。做好資源資產配置,做實發展集團。健全中國特色國有企業現代公司治理,提高公司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構建中國特色國有企業現代公司治理下的新型經營責任制,真正建立起管理人員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收入能增能減的市場化經營機制。
4.做好新劃轉企業監管工作。指導新劃轉的11家企業按照中國特色國有企業現代公司治理要求,強化監管基礎工作,規范管理行為,強化國企黨建,將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各環節。結合企業實際,規范設立企業各治理主體。
5.大力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出臺《政府投資項目代建制辦法》,監督指導市屬企業加快推進明清古巷、機關二院(龍麟府)、智慧泊車、集中供熱、金匯智能物流園、金盛苑商住小區、市公共衛生防控救治中心等重點項目建設,全力支持中心糧庫啟動3萬噸低溫倉及物流設施項目建設,以項目建設大提速促推城市發展能級大提升。
轉載:http://http://www.yiyang.gov.cn/gzw/1999/31787/content_1900400.html